体检报告显示正常,不代表万事大吉
首先,很多单位的体检项目,不会根据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、家族史、既往疾病等情况选择体检项目,多会根据我们的年龄,适当增减一些体检项目。
这样千篇一律的体检套餐,即便你整体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,却还是有可能遗漏一些早期病变,因为很有可能你根本没有进行癌变项目的检查。
其次,即便是你按照自己的需求,检查了相应的项目,数据显示正常也未必代表万事大吉。
就在不久之前,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医院做了肠镜,结果发现了一个2厘米的管状腺瘤,这种东西,超过两厘米恶变的可能就大,她几乎到了恶变的边缘,但恰恰就是在半年前,她在一个小医院曾经也做了肠镜,却被告知“未见异常”。
体检了,却没发现病情,原因可能是这2个
为什么体检了还是没发现?以我这位朋友为例,原因有2个:
,医院的水平参差不齐,可能是医生做肠镜时太马虎,根本就没看到这个隆起;
第二,就算当时没有隆起,但只要是黏膜有变化,就应该做“活检”,就是取下一点组织做细胞检查。
活检的意义在于,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胞变化,所以任何没做活检的胃肠镜都不能算数,甚至可以说是白受了一次罪。
遗憾的是,一般病理检查对于医院来说很赔钱,医生本身没动力,会略去这个关键环节,这也就让胃肠镜报告多了“谎报军情”的可能。
“进一步复查”,医嘱并不吓人
体检时,医生看到你的报告后,会建议你进一步复查,比如体检医生告诉你,有个卵巢囊肿,而且还嘱咐你进一步复查。
一些人听到“卵巢囊肿”“进一步复查”这些话后,可能就吓坏了。事实上,很多卵巢囊肿是属于生理性囊肿,大多会自行消失。
这里可能有人会问,那为什么医生还会建议我进一步复查呢?
原因也很简单,因为这属于医生的职责,医生除了看病救人外,告知病情也是职责之一。当然,在告知病情的意义中,包含着医生对医疗责任的划分。
你有问题,医生会告诉你,至于这个问题值不值得进一步复查,他不会告知的,一般都是建议“进一步复查”。因为,如果告知了不复查,后却又出现了病情,医生就可能担责,所以医生大多只是客观而冷酷地告诉你结果,让你自己决定,而你又不懂医,很容易就被这个虽然客观实际上并无大碍的问题吓得半死。
其实,对体检医生的“进一步复查”不要过分担心,他只是在履行职责,你只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复查即可,没必要过度担心。
这5点体检前一定要注意
那么问题来了,体检前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?下面为大家列出5个简单的提示:
1.不一定非要跟着单位做体检项目,而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性体检。
2.所有“过度使用”的部位都是身体的“薄弱环节”,需要经常体检。
这个过度使用多指慢性炎症,比如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、慢性肝炎,甚至是慢性宫颈炎等等,因为身体在修复慢性炎症时会出错,癌变就是细胞变性、出错的结果。
3.了解自己家庭史,涉及遗传病史的项目着重检查。
因为很多癌症具有遗传性,比如结肠癌,通常哥哥有,弟弟一般也会有。再就是乳腺癌,母亲和姐姐患有乳腺癌,那么你对乳腺的体检就要比别人更加仔细。
4.对频繁不适的部位要及时检查,不要等到体检时才做检查。
频繁出现不适症状,需要及时到医院的相关科室做针对性发现,比如总是胃不舒服去消化科、总是咳嗽去呼吸科、总是胸闷心慌的去心内科等等。
5.女性的乳腺、子宫等项目,需按规定年龄随检。
特别是40-50岁以上的人,体检的价值更高,因为此时人体的“免疫监视功能”会随增龄下降,体检相当于给“免疫监视功能”助力。